“但是那有什么用呢”

最近几年,我的读书时间显著地减少了——除了读网络小说之外。每一年都会几次临时起意买一些书,但是最后都是只看过序言。这里面的原因,首先还是时间的分配。一部分业余时间花在了游戏和看动画的消遣上,另外一部分则用来维护 poi,真正大段的可以沉浸下来阅读的时间段所剩无几。当然,虽然我不是碎片式阅读的爱好者,碎片化的时间还是坚持在读东西的,技术文章,论坛,微薄和知乎之类的,但是这部分也不能叫真的读书。另外一方面,我心里面产生了一些计较,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对于阅读的作用已经产生了怀疑。

阅读是好的,知识是好的,但是知识并不一定能带来黄金屋,更弗论颜如玉。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知识不总是可以变现。了解再多的历史,再多的地理,再多的文人轶事,也不足以帮我找到一份工作。从书中懂得了那么多道理,但是也不代表就能过好一生。在大学的时候,我过分地相信了个人兴趣可以给自己带来的优势,自然也很难再相信这份读书的热情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改变。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应该是没有错的,但恐怕对于活着就异常艰难的我来说,实在太过遥远。有可能是我终于认识到了自己不属于有闲阶层,再不能相信自己可以有那样清闲的梦想。

不过,也许值得安慰的是,信息技术的变革,不停地带来信息的爆炸与更新,迫使所有想要站在潮头的人加快节奏,弯道超车变得比以往更加容易,所以以往的那些对于读书的观点,也许不一定能适用与当下和将来。

写给 2017 年

在去年的日志中,我讲起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过去的一年里,这样的环境给人感觉是在不断地恶化,经济的下行,行业的不景气,社会矛盾的激化,自然环境的报复,未来前景的黯淡,都在切切实实地发生着,不能够凭借补充正能量而视而不见。自然,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无论如何,我不能回到过去,也无法跃到未来;没有上帝视角,看不到选择肢通向的结局,因此只能活在当下,勇敢地、美丽地、卑微地而且丑陋地活下去。

所以在今年的开头,我只想谈一谈我自己。

这么多年过去,我突然发现我变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一个怀疑论者。这一方面可能有过去所接受的教育、坚信的理念崩塌带来的反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个人实践与结果之间的不匹配,导致我选择了一种对自己舒服的解释方式。反思自己的这几年,没有能够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这究竟是世界的错,他人的错,还是我的错,还是飘渺虚无的命运的操作?如果要反思自我,实在也不知道能怎样让自己改变;命运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并不能带来具体的实感;所以,可能我还是选择了最简便的方式。有一种说法,“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虽然不一定对,但在这里还是适用的。

怀疑社会,把世界当成靶子,并不会有什么效果。天道无情,不管怎样吐槽,也会被直接无视。归根结底,只是给自己的内心的冲突找到一个暂时的安抚。然而过犹不及,当内心完全地犬儒化的时候,就很容易不再相信爱,不再相信存在美好。习惯这样子思考之后,心里面会感到一种孤独;最终受伤害的,可能还是自我想要珍惜的事物。

我是个内向的人,以前就显得很薄情,不懂得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再者,不讳言地说,我内心深处有着自卑,有着悲观。这并不算什么坏事,虽然和社会所期待的完美性格不一样,但是我没有努力假装自己性格完美的想法。我也在尝试学着接纳这样的自己,并且希望学会能够和这个社会和平共处的方式。只不过,还是需要不让自己走到死胡同里去。在新的一年里,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地看待这个世界。

祝世界和平,人类有爱,自己也能过得很好。

山中修炼

差不多有大半年没有写日志了。这一方面有我想要切换日志系统,结果还是难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总是找不到想写的念头,总希望,能够在事情有一点眉目的时候,才好好地做一个事后的总结。不过看起来,目前的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2016 年都要过去了,也正好算一个打断沉默状态的契机,所以还是写一点什么,做一个小结。

简单地说,我在 5 月中旬提出了辞职,然后在 6 月 30 日的时候正式离职,之后就一直处于纯粹的 NEET 状态,躲在家里度过了夏季的炎热,秋天的物哀,还有冬天的雾霾。离职算是有一点冲动,但也算是完成年度计划的一部分,所以,我只是在执行下一个小目标,找一份写代码的工作的时候,迟迟没有进展而已。虽然是 NEET 生活,但是也是会出门购物,偶尔也吃喝玩乐一下,并不是真正的与世隔绝。当然,因为不去上班,社会活动还是减少了,独自一人的时间也变得更多了。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自己这半年的生活模式的确可以用山中修炼来形容。所谓山中修炼,就是闭关苦学,成为武学宗师,然后再出山。我也是计划,先学习一段时间的基础,再去求职。不过,代码这一行,很多东西概括起来简单,钻研也有起来很多内容,越学习就越感觉学得远远不足。除了对自己的水平没有足够的信心之外,受到一些负面传闻的影响,我对这个行业的信心和看法也发生了一定的动摇。概括起来就是,我会问自己,我能找好好地找到工作吗,我找到的工作会足够好吗。

这种问题很难回答,当然我也对于这种情况有所预想,心里是设定了一个期限的,只不过拖延症犯起来就开始循环了,所以……现在也还是在绝赞修炼中。

如果从心境的角度来说,我的确也进行了一番修炼。完全断绝收入的慢就业状态,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家人与朋友的关系,自己接触到的圈子的比较,都让我对于自己和自己的环境产生不满足感,从而滋生压力,这些压力会不断地积累,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视增长速度和刺激程度而间隔不定。当然,可以肯定的是比上次黑暗时期要好,毕竟,手头还是有着自己工作之前的积蓄,也渐渐地学会了怎么样能省钱,或者怎么样假装自己能省钱。

为了表示自己并不是在虚度时光,以后回忆起来也不认为这是一段空白,姑且记录一下这几个月的大事:

7 月,通宵观看欧洲杯比赛;

8 月,舰队 Collection 夏活,TI 6;

(这两个月在学习 python)

9 月,去了一趟沈阳,之后开始步行锻炼。

10 月,继续步行,完成了二环三环绕行一周、国贸直到公主坟等步行路线,开始给 poi 提交代码,加入 poi 开发组;;

11 月,舰队 Collection 秋活,写代码;

12 月,《你的名字》四刷,FGO 国服活动,写代码;

(这三个月都在写 ES6 和 Re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