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 2017 年

在去年的日志中,我讲起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过去的一年里,这样的环境给人感觉是在不断地恶化,经济的下行,行业的不景气,社会矛盾的激化,自然环境的报复,未来前景的黯淡,都在切切实实地发生着,不能够凭借补充正能量而视而不见。自然,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无论如何,我不能回到过去,也无法跃到未来;没有上帝视角,看不到选择肢通向的结局,因此只能活在当下,勇敢地、美丽地、卑微地而且丑陋地活下去。

所以在今年的开头,我只想谈一谈我自己。

这么多年过去,我突然发现我变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一个怀疑论者。这一方面可能有过去所接受的教育、坚信的理念崩塌带来的反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个人实践与结果之间的不匹配,导致我选择了一种对自己舒服的解释方式。反思自己的这几年,没有能够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这究竟是世界的错,他人的错,还是我的错,还是飘渺虚无的命运的操作?如果要反思自我,实在也不知道能怎样让自己改变;命运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并不能带来具体的实感;所以,可能我还是选择了最简便的方式。有一种说法,“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虽然不一定对,但在这里还是适用的。

怀疑社会,把世界当成靶子,并不会有什么效果。天道无情,不管怎样吐槽,也会被直接无视。归根结底,只是给自己的内心的冲突找到一个暂时的安抚。然而过犹不及,当内心完全地犬儒化的时候,就很容易不再相信爱,不再相信存在美好。习惯这样子思考之后,心里面会感到一种孤独;最终受伤害的,可能还是自我想要珍惜的事物。

我是个内向的人,以前就显得很薄情,不懂得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再者,不讳言地说,我内心深处有着自卑,有着悲观。这并不算什么坏事,虽然和社会所期待的完美性格不一样,但是我没有努力假装自己性格完美的想法。我也在尝试学着接纳这样的自己,并且希望学会能够和这个社会和平共处的方式。只不过,还是需要不让自己走到死胡同里去。在新的一年里,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地看待这个世界。

祝世界和平,人类有爱,自己也能过得很好。

写给 2016 年

0697754b-a0fa-4921-8ab8-77caed910831

当家方知柴米贵,这句话我也是在经济基本独立之后才能有足够的体会。我目前的收入水平,足以应付日常的开销,还能略有盈余,供我每个季度小小地奢侈一下;但我所关心的,则是将来的柴米油盐,这个将来,从近来说,是几年之后的小家庭生活(虽然我已经不对此报太大希望),从远来说,还有双亲的赡养与我自己对自己的赡养。这其中的每一项,都让我感觉到了压力,更进一步地,让我有一种危机感。

另外一种危机感,则来自于这个社会。赵国的问题,到底是体制问题还是个别问题,这个暂时不讨论,我只认为,的确存在着问题。破家县令,灭门州尹,普通人对上公权力,基本是难以取胜的。没有遇到的时候可以假装看不见,但是遇到了则只能逆来顺受。至于医疗,环境,社保,信息自由等等,全都是炸弹,只能期待赵国拆弹部队。

2015 年,我就在这样的感受当中度过了一年,很遗憾没能顶住压力,奋发向上,而是听从了诱惑,将比较多的时间花在了娱乐上。进步当然是有的,只是回头总结,还是觉得自己前进得太慢,眼看2016年的应届生已经跑步冲进了就业市场,竞争对手增添了新的一批,我却还不能让自己的目标有着明晰的具现。

我的思维还是和年初一样地混乱,我想成为程序员,我对很多技术感兴趣,但是我吃不准应该去学哪一项,从哪一个地方开始入行。感兴趣的事物太多,但是人的时间与精力总是有限的。而自己靠业余时间的自学,又怎样能够追赶上全天写代码的人引领的潮流呢。这是一种相对的慢,因为走得不够快,就有会担心被抛下。

我也在思考我是否进入了一个舒适区,开始安于这种日常显得游刃有余的小生活,这样的生活虽然不差,以后也会有所发展,但是却更难达到我想要的财务自由的目标。

紧迫与焦虑在这一年充满了我的身心,感觉像是多年积累的一次总爆发,而这些情绪所起到的作用却是偏向负面的。

这是一种现代病,确切地说是现代进入诅咒,身边的一切都在快速地前进,让人不由自主地认为,不断地前进才是正确的,名为效率的魔鬼拍打着皮鞭,说跟上脚步,或者去死。

这种诅咒的确很难净化,因为事实证明,那个魔鬼说的很有可能是正确的,在这个普通人缺乏保障与退路的时代,就是如此。我只希望有一天在奔跑的时候,发现,原来也可以放慢脚步,不是因为小清新的时光静好,而是真正地认识到不必时刻为了生存而前进着。

当然,这可能是很久很久地以后才能发生的事情,现在我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或者把它当作无所不在的空气一样,或者直接把它无视

在 2016年,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适应这种独立的生活,并且可以在现在与财务自由的目标之间,找到一条可行的通道。目前我还是认为我需要转行,但愿我的坚持有意义。

最后,如惯例,祈愿世界和平,人类有爱。

那个夏天

一开始要看《万物生长》,其实我是拒绝的,但是到电影院的时候已经十点了,只剩下它还有《速度与激情7》。从速1 到速6 我都没有看过,于是只能选择了《万物生长》。

因为金线论,我对冯唐是有所偏见的,看了之后偏见也没改变太多,虽然从情节设置以及思想上,《万物生长》都比《匆匆那年》高了不少,但是也就是正好入门而已。所以全片有一半的时间我都在考据剧中的场景与道具是不是九十年代的,哪一些明显出戏的。剩下的一些时间,还用来回忆了一下属于自己的“那个夏天”。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我与我初恋的分手,百分百是我的错。所以现在和她保持着比陌生人还恶劣的关系,也是我自己咎由自取,不过毕竟是自己第一次喜欢过的人,所以也仍然不能全部淡忘,就算自己没有复合的打算,有时候在路上见到擦肩而过的人,只是相貌或者背影有些相像,我也会突然心里颤抖一下。

我想,可能需要用更加正面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这段历史,才能找到更加坦然的方式。这当然不是什么解除诅咒的仪式,只是不再去回想的话,连自己也已经无法理解当年的自己了。

所以,这篇文章其实就是说,我要把 2005 年到 2007 年在 MSN/Live Spaces 上边的日志恢复出来了。处理方式可能是用 Beautiful Soup 之类的读取文件流然后写成 wordpress 可接受的 xml。